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烟囱冒的白烟、黑烟、黄烟、彩烟到底是什么鬼?有何危害?

发布日期:2022-10-26

 

烟囱冒的白烟、黑烟、黄烟、彩烟到底是什么鬼?有何危害? 现在工厂冒的烟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白烟、黑烟、黄烟、“火烟”、无烟。那么这几种烟到底都是怎么回事呢?都会污染环境吗? 白烟应该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烟,而且有很多人会发现天气越冷白烟越明显。那这白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天越冷越明显呢?其实大部分白色的“烟柱”,特别是在寒冷天气看到的,只有水蒸气(和凝结的小水滴)而已。锅炉的给水箱都配有一个烟囱,仅排放水蒸气和空气。水是燃烧的重要副产物之一,所以在煤、油和天然气锅炉的烟囱中都有水蒸气。而且这还可以证明企业使用了环保设备,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减少粉尘污染,企业会在设备排放终端安装水过滤设备,锅炉的废气进入水过滤,把里面的粉尘全部过滤出来,然后再排放到大气中。在过滤粉尘的同时,废气中的高热也被水分吸收,形成水蒸气从烟囱排出,遇冷后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了。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该锅炉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细心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现在大烟囱排放黑烟的越来越少了,但是一些小企业、小作坊的烟囱排放黑烟的却依然很多。这些小企业大多烧的是最便宜也是最劣质的散煤,而且燃烧产生的废气基本无处理便直接排放,散煤中含大量的硫、硝成分,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人体危害极大,所以污染也是最大的。 烟囱排放的烟柱如果是黄色,这种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说明该锅炉的脱硫设备未投入使用。 在化工厂里,总是可以看到一种冒着火焰的“烟囱”,它日夜不停地燃烧着。其实,这并非是烟囱,它的名字叫做安全火炬。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易燃易爆的气体,其中很多对人体有害。它们多数比空气重,如果放入大气,经蔓延,会沉积在地面上,并达到很高的浓度,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如若碰到火种,将造成火灾,甚至爆炸。为了防止这些危险发生,人们把它们集中起来烧掉,以防后患。火炬将这些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通过燃烧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或无毒、毒性较小的其它物质。将这些燃料直接这样烧掉,的确有些浪费,所以工厂正在千方百计地把火炬气体回收,作为有用的燃料。但是,即使回收得比较彻底,火炬还是不能废除的,因为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仍然必须通过它,将大量的可燃气体烧掉,以确保安全。所以,火炬装置可以说是化工厂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还有一种被误认为烟囱的,其实是冷却塔,除非冷却塔发生火灾否则都是排出来的水蒸气和一些微量杀菌灭藻的药品 。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故上方的是水蒸气 。 基本无烟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安装了环保设施,同时机组安装了GGH烟气换热器。其原理就是通过加热增加排烟温度,使烟气排的更高,但由于故障率高、投资运行费用极高正在逐步被淘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未安装环保设备,但是煤质较好或者进行了简单的脱尘处理,但是烟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危害比白色烟体要严重的多。 这些只是小编所为大家介绍的一些知识,但也绝不是所有,并不能说所有白烟都是无污染的,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并且烟囱的排放物到底会不会污染我们肉眼是评测不出来的,但这可以作为我们判定是否污染的第一道关卡。 在一些化工工厂中,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就会有颜色绚丽的烟,虽然它们的外表好看,但它是一种与外表相反的烟。 彩色烟,是毒性最强,具有剧毒、腐蚀性。而且这毒非常厉害,人体一旦吸入了,就会窒息而亡,它对皮肤又具有腐蚀性,人体一旦触碰到它,就像被泼硫酸一样,瞬间毁容了。 所以,我们要用衣物包裹好自己,尽量不要让自己的皮肤外露,尽量远离这剧毒的彩色烟。遇到彩色烟,有多远跑多远。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完成下沉工作27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于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陆续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实施督察进驻。截至6月25日,6个督察组基本完成第二阶段下沉督察任务。 ? 此次下沉督察阶段,各督察组通过深入一线现场,调查核实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查处“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态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并不断传导督察压力,推进地方边督边改。同时,被督察地方政府通过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截至6月25日晚,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共受理有效举报24246件,累计向被督察地方转办交办23087件;各被督察地方完成查处12409件,其中立案处罚2579家,罚款25096万元;约谈1065人,问责1939人。 从各被督察地方报送情况看,广东群众举报办结率偏低;黑龙江、河南群众举报不实问题占比较高;广西、宁夏尚无因环境违法犯罪而拘留的人员。 央财评论丨环保攻坚战:攻坚期怎么干?24日新华社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治理攻坚战等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着力解决一批民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而碧水保卫战,在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中,有四项都与之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那么,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爬坡过坎? 6月27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李楯和央视财经评论员刘戈做客演播室,就“环保攻坚战”攻坚期怎么干,做深度探讨。